1.脉宽调制(Pulse Width Modulation–PWM)
开关电源中常用的一种调制控制方式。其特点是保持开关频率恒定,即开关周期不变,改变脉冲宽度,使电网电压和负载变化时,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变化最少。
2.占空比(Duty Cycle Ratio)
一个周期T内,晶体管导通时间t oN所占比例。占空比D=t oN/T。
3.硬开关(Hard Switching)
晶体管上的电压(或电流)尚未到零时,强迫开关管开通(或关断),这是开关管电压下降(或上升)和电流上升(或下降)有一个交叠过程,因而,开关过程中管子有损耗,这种开关方式称为硬开关。
4.软开关(Soft Switching)
使晶体管开关在其中电压为零时开通,或电流为零关断,从而在开关过程中管子损耗接近于零,这种开关方式称为软开关。
5.谐振(Resonance)
谐振是交流电路中的一种物理现象。在理想的(无寄生电阻)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输入端,加正弦电压源,当电源的频率为某–频率时,容抗与感抗相等,电路阻抗为零,电流可达无穷大,这一现象称为串联谐振。同理,在理想的LC并联电路加正弦电流源时,电路的总导纳为零,元件上的电压为无穷大,称为并联谐振。电路谐振时有两个重要参数:
谐振频率–谐振时的电路频率,w0=1/√LC,称为谐振频率。
特征阻抗–谐振时,感抗等于容抗。其值为:Zo=√L/C,称为特征阻抗。当LC串联突加直流电压时,电路中电流按正弦规律无阻尼振荡,其频率即电路的谐振频率,或称振荡频率.
6.准谐振(Quasi–Resonance)
对于有开关的LC串联电路,当电流按谐振频率振荡时,如果开关动作,使电流正弦振荡只在一个周期的部分时间内发生,电流呈准正弦,这一现象称为准谐振。同样,在LC并联电路中,借助开关动作,也可获得准谐振。
7.零电压开通(Zero–Voltage–Switching,简称ZVS)
利用谐振现象,在开关变换器中器件电压按正弦规律振荡到零时,使器件开通,称为ZVS。
8.零电流关断(Zero–Current–Switching,简称ZCS)
同理,当开关变换器的器件电流按正弦规律振荡到零时,使器件关断,称为ZCS。
9.PWM开关变换器(PWM Switching Converler)
用脉宽调制方式控制晶体管开关通、断的开关变换器。它属于恒频控制的硬开关类型。
10.离线式开关变换器(Off–Line Switching Converter)
是一种AC/DC变换器,其输入端整流器和平波电容直接接在交流电网上。
11.谐振变换器(Resonant Converter)
利用谐振现象,使开关变换器中器件上的电压或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,从而创造了ZVS或ZCS的条件,称为谐振变换器。分串联和并联谐振变换器两种。在桥式变换器的输出端串联LC网络,再接变换器和整流器,可得串联谐振DC/DC变换器;在桥式变换器串联LC网络的电容两端并联负载(包括变压器及整流器),可得DC
/DC并联谐振变换器。
12.准谐振变换器(Quasi–Resonant Converter)
利用准谐振现象,使开关变换器中器件上的电压或电流按准正弦规律变化,从而创造了ZVS或ZCS的条件,称为准谐振变换器。在单端、半桥或全桥变换器中,利用寄生电感和电容(如变压器漏感、晶体开关管或整流管的结电容)或外加谐振电感和电容,可得相应的准谐振变换器。谐振参数可以超过两个,例如三个或更多,这时又称为多谐振变换器。为保持输出电压基本恒定,谐振和准谐振变换器均必须应有变频控制。
13.零开关–PWM变换器(Zero–Switching Converter)
在准谐振变换器中,增加一个辅助开关,以控制谐振网络的工作使变换器一周期内,一部分时间按ZCS或ZVS准谐振变换器工作,另一部分时间按PWM变换器工作,称为ZCS–PWM或ZVS–PWM变换器。它兼有ZCS(或ZVS)软开关和PWM恒频控制的特点。这时谐振网络中的电感是与主开关串联的。
14.零过渡–PWM变换器(Zero–Transition Converter)
如果将谐振网络与主开关并联,仍用辅助开关控制,则也可得到与ZCS–PWM或ZVS–PWM变换器相同的特点,分别称为ZCT–PWM或ZVT–PWM变换器(ZCT–零电流过渡,ZVT–零电流过渡,ZVT–零电压过渡)。它本质上仍属于ZCS或ZVS软开关–PWM变换器。
15.移相式全桥ZVS–PWM变换器(Phase–Shift FB ZVS–PWM Conveter) 在全桥开关变换器中,利用开关管结电容和变压器漏感(必要时外加谐振元件)的谐振和移相控制驱动脉冲,以实现ZVS的条件,称为移相式全桥ZVS–PWM变换器。它也是软开关–PWM变换器,适用于大功率、低电压输出。
16.高频开关变换器
60年代PWM开关变换器的开关频率为20kHz,所用开关器件为功率双极晶体管。提高开关频率,可以降低变换器的体积、重量,提高功率密度,控制音频噪声,改善动态响应。但为了提高开关频率,先决条件是必须有高频功率晶体管。此外,频率越高,PWM开关(一种硬开关)的开关过程损耗也越大,不能保证高频高效运行。高频功率MOSFET的广泛应用,使开关变换器高频化有了可能,PWM开关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提高到30kHz以上。80年代软开关变换技术的开发,
使高频、高效率开关变换器有可能商品化。例如:准谐振开关电源,开关频率达到1–10MHz,功率密度达到80W/in3(PWM开关变换器受频率限制,功率密度最高为0.5–3W/in3);移相式全桥ZVS–PWM变换器,功率250W以上,开关频率可达0.5–1MHz。但当应用1GBT做开关器件时,开关频率一般只限于20–40kHz。但有些高频1GBT如1RGBC30U可工作到300kHz。
17.DC/DC开关变换器
由直流电源供电时,输送直流功率的开关变换器。它是开关电源的功率电路,包括功率变换及整流滤波两部分。其输出电压可低于或高于输入电压。按输入、输出有无变压器分有隔离、无隔离两类。无隔离变压器的DC/DC变换器的典型拓扑有:Buck,Boost,Buck–Boost, Cuk,Sepic和Zeta六种。其中Buck,Boost和Buck–Boost是基本的拓扑。它们的核心部分是T形(或Y形)开关网络。 注:T形开关网络由功率晶体管S、整流二极管D及电感L组成,不同接法得到不同拓扑,如下表,设T形网络三个端点标为a,b及c,中点为o,T形网络的输入(ab)端和输出(cb)端分别接直流电源和并有滤波电容的负载。
拓扑名称 串联支路oa 并联支路ob 串联支路oc
分用电容耦合。其电压比也是D/(1–D),即输出电压可高于或低于输入电压。但输出电流连续,输入一般串联电感,因此输入电流也连续。Cuk电路的特点是靠耦合电容储能,将功率又电源传送到负载,该电容称为能量传送元件。
24.Sepic变换器
Sepic变换器左半部分与Boost电路类似,右半部分与Buck–Boost类似,中间以电容(传送能量的元件)耦合,Sepic变换器是Cuk变换器的派生电路。
25.Zeta变换器
Zeta变换器也是Cuk变换器的派生电路。传送能量的元件是电容,与Sepic变换器有类似之处。但左半部分类似Buck–Boost,而右半部分类似Buck。
26.单端变换器(Single–Ended Converter)
电路形式最简单的有隔离变压器的DC/DC变换器。其主要特征是高频变压器的磁心被单向脉动电流激磁,一周期内磁心中的磁通只在磁滞回线(即B–H回线的第一象限)上变化,因而磁心的磁性能不能充分利用。按一周期内激磁方向不同,有正激、反激变换器;还有带隔离的Cuk变换器等。可以有多路输出。
27.(单管)正激变换器(Forward Converter)
结构简单的一种单端变换器,本质上是有隔离变压器的Buck变换器,副边输出端除串联一个二极管外,还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。其特点是开关管导通时,能量由原边传送到副边;开关管关断时,副边依靠电感续流。但两种情况下磁心所受激磁方向相同。因此必须采取“复位”措施(如变压器加去磁绕组),使一周期内结束时磁通恢复到周期开始时的原位置。单管正激变换器适用于小功率(几十到几百W),开关管承受电压按2Vi计算。Vi为输入电压。
28.双管正激变换器(Two–Transistor Forward Converter)
正激变换器中有两个开关管与变压器原边绕组串联,同时开通或关断。变压器原边接法象一个电桥,桥臂对角分别为两个开关管和两个二极管。桥的输出接变压器原边,副边电路形式和单管正激一样。其运行模式和桥式变换器完全不同。由于toff时有去磁电流经过二极管及原边绕组,故无需另设去磁绕组。双管正激变换器可用于中等功率(1–2kW以下),每管承受电压约为Vi。两套相同的双管正激变换器副边并联,输入串联或并联,接于AC/DC整流器后,可用于大功率(5–10kW)输出、输入端接AC 400W或220电网的整流输出端。
29.反激变换器(Flyback Converter)
一种最简单的单端变换器。与正激电路不同的是:电压器副边接反向(Flyback)二极管。在toff时变压器副边绕组中流过去磁电流,无需另设去磁绕组。反激变压器实质上是有隔离的Buck–Boost变换器,其变压器起了传送能量元件(电感)的作用,因此变压器磁心应有较大气隙,使磁性能利用更不充分。适用于小功率(100W)。开关承受电压和单管正激电路一样。
30.推挽变换器(Push Pull Converter)
两个对称正激电路接成推挽形式,构成方波逆变器,功率变压器副边接推挽整流及LC滤波电路,形成Buck型推挽变换器,但输出无需另加续流二极管。主要优点是设计简单,变换器磁心利用充分,无需另加去磁绕组。每管承受电压大于2Vi。缺点是两管可能同时导电。可用于中等功率及需要多路输出时。电感接在输入端时,称为Boost型推挽变换器。
31.半桥变换器(Half–Bridge Converter)
由两个功率晶体管和两个电容组成桥式方波逆变器,两电容串联接输入电压,变压器副边接推挽或桥式整流滤波电路,适用于中等功率。
32.全桥变换器(Full–Bridge Converter)
由四个功率晶体管组成电桥。适用于大功率,半桥和全桥变换器的优点是每个管子的电压承受Vi,变压器磁性能可充分利用。缺点是要考虑对称问题,并且一个支路中,两个桥臂的晶体管都导通时,是很危险的。滤波电感可接在电源输入端或整流输出端,分别称为Boost或Buck型桥式变换器。
33.AC–OK Signal(交流电源正常信号):该信号用以指示220VAC电源输入电压的接通或关断。
34.Apparent Power(视在功率):该功率值是电路中电压有效值(RMS)与电流有效值(RMS)的乘积,该值未考虑功率因数。
35.Bandwidth(频带宽度):测定电源某参数时必须考虑的频带范围。
36.Baseplate(基板):电源模块安装用的铝基板。
37.Bleeder Resistor(泄漏电阻):为使用电容放电,在电路中可接入一只泄漏电阻,以便产生很小的漏电流。
38.Bobbin(线圈骨架):绕制变压器或电感线圈的支架,该骨架也可起到线圈与铁芯间的绝缘作用。
39.Breakdown Voltage(击穿电压):在该电压的作用下,电气绝缘被破坏。在电源系统中,击穿电压是指加到输入与输出端或输入、输出端到底板间的最高电流或直流电压。
40.Burn–in(老化):电源产品出厂前,为了排除元件初期故障和其他潜在的影响,通常应在额定负载下运行一段时间,这个过程叫做产品老化。
41.Center Tap(中心抽头):在变压器电感线圈中点引出的电气接头。
42.Common Mode Noise(共模噪声):两导体对某个基准点具有相等的噪声,
通常指交流电源火线和零线对地的噪声。
43.Crest Factor(波峰因数):在交流电路中,波形的峰值与有效值(RMS)之比。在传输功率一定的条件下,随着峰值增大,有效值(RMS)也增大。所以,功耗也增大。波峰因数有时来说明交流电源线中电流的应力。
44.Cross Regulation(交叉调整):一路输出端负载变化对另一路输出负载的调整作用。
45.Crowbar(扛杆电路,急剧短路电路):一种保护方法,检测到过压或过流故障后,为了保护负载,该电路可使电源输出端迅速短路到地。
46.Current Mode(电流型):开关型变换器的一种控制方法,采用电流型控制时,变换器的通过双环控制电路,根据检测出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调整脉冲宽度,以便稳定输出电压。
47.Current Monitor(电流监控器):输出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正比模似电流信号。
48.DC–OK Signal(直流电源正常信号):监控直流输出状态的信号。
49.Derating(降额):为了提高电源运行可靠性而降低运作要求。在电源系统中,当环境温度较高时,为使电源安全工作,通常降低输出功率使用。
50.Defferential Mode Noise(差模噪声):排除共模噪声后,在两条电源线之间测出的电源线对公共基准点的噪声。测试结果为两电源线的噪声分量之差。在电压系统中通常在直流输出端和直流返回端测试噪声。
51.Drift(漂移):当电源电压、负载和工作温度等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,在预热过程后,输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漂移。
52.Dropout(跌落电压):交流输入下限,输入电压低于该值后,输出电压就
63.Low Line(最低电源电压):能够维持变换器输出电压稳定的最低稳态输入电压。
64.Off Line(离线):电源设备的输入功率直接由交流电源供给。整流和滤波电路以前,不需要50Hz/60Hz电源变压器,这种电源称为离线式电源。
65.Oring Diodes(或二极管):在故障状态下,使一台电源与另一台电源隔离的二极管。
66.Output Power Rating(额定输出功率):在保证电源输出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情况下,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。
67.Overshoot(过冲):电源接通或关断时,或者当电源电压和负载突变时,瞬时输出电压超过规定值的最大值。
68.Parallel Boost(并联扩流):为扩展电源的总输出电流,几个电源单元并在一起共同为负载供电。
69.Parallel Operation(并联工作):为了输出更大的电流,两台或多台电源的输出端可以接在一起。并联运行时,每台电源都必须具有负载均流功能。
70.PARD(Periodic and Random Deviation)(周期与随机偏移):通常指电源输出端含的20Hz~20MHz的频率分量。
71.Post Regulator(二次稳压):电源辅助输出端的二次稳压电路。
72.Preload(预置负载):为了使用电源稳定工作,电源内可预置一个负载。通常电源供给该负载的电流很小。
73.Reflected Ripple Current(反射纹波电流):电源输入端的有效值(RMS)或峰–峰值交流纹波电流,该电流是由变换器的开关频率造成的。
74.Reverse Voltage Protection(电压反接保护):反向电压加到电源输入端
或输出端时,电压反接保护电路可防止损坏电源。
75.Soft Line(高阻抗电源):具有较大阻抗的交流电源。当负载增加时,电源设备的输入电压将显著下降。
76.Stiff Iine(低阻抗电源):阻抗很小的交流电源。当负载变化时,电源设备的输入电压不会发生明显变化。
77.Topology(拓扑结构):变换器的电路结构类型。常用变换器电路结构有反激式、正激式、半桥式、全桥式、谐振式和零开关变换器等。